城鄉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最高人民檢察院、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做好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化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領域執法司法銜接。《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正式建立。
據介紹,全國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799個,中國傳統村落8155個,歷史文化街區1274片,歷史建筑6.3萬多處。當前,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仍存在不少突出問題。比如一些地方拆真建假、拆舊建新、拆小建大、為旅游開發拆真古跡建假古董的行為時有發生、屢禁不止;一些地方對城鄉歷史文化遺產圍而不修、修而不用,大量歷史建筑長期缺乏修繕維護等。
《意見》聚焦侵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特別是情節嚴重、影響惡劣、拒不整改的違法行為,重點關注歷史城區整體管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以及歷史建筑保護四個重點領域。其中,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的重點領域包括,開展開山、采石、開礦等破壞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的活動,未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核心保護范圍的主要出入口設置保護標志牌,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范圍內出現電線亂搭亂建、消防設施落后、古樹被電線纏繞及居民缺乏消防應急處置能力,修建生產、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工廠、倉庫等行為。
《意見》提出,各級檢察機關和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進一步拓寬交流渠道和方式,建立經常性、多樣化的協作機制,明確線索移送、會商研判、信息共享、聯合專項、調查取證、專業支持、案例發布等方面的具體協作內容,建立健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
《意見》要求,規范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行政公益訴訟辦案工作。各級檢察機關和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細化落實訴前檢察建議回復、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應訴等具體要求,規范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行政公益訴訟辦案工作,形成既依法督促又協同履職的關系。
據介紹,最高檢、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采取多方面措施,推動協作機制落實落地。